;
“大明虽与罗刹订立盟约,双方以乌拉尔山、黑海为界,但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他们打败欧洲的对手,难保不会再次掉头践踏我们的家园,掳掠我们的财富,欺凌我们的妻女,所以一定要未雨绸缪,早作防备。
据史书记载,汉人和蒙古人本就同属一支,都是华夏族的后裔。当年蚩尤败走后,一部分人往南迁徙成为苗族,另一部分往北迁徙成为匈奴族。如今苗族已经回归到华夏族的大家庭当中,朕希望能用最大的诚意来接纳蒙古同胞,双方摒弃数千年的恩怨,结成黄种人的血肉联盟,共同抵御白种人和异教的入侵。
今日廷议,朕想与诸位可汗商议在原准格尔汗国以北的叶尼塞河上设置卫所,在北海修建城池,共同迁徙百姓,实行牧、渔、耕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一者可以提高草原的收成抵御天灾,二者能够集中力量保卫我们的土地和子民。”
这个提议是朱由校与朝廷精英共同商议的结果,自然有它的成熟之处,但明朝与蒙古打了二百多年的仗,双方的戒备都非常深。明朝忌惮蒙古再次统一后会成为北方的劲敌,蒙古担心定居后会失去草原的天然屏障,一时底下议论纷纷,最后长居在河套一带的喀尔喀部首领哈尔巴拉起身说道:
“尊敬的大明皇帝,本汗非常赞同你的提议,蒙汉本就是一家,如今外敌环伺理应团结一致。只是蒙古人习惯了游牧的生活,如果贵族都住进了城堡,农奴耕种土地,将来草原上的安全如何保障?”
针对这个顾虑,朱由校早与孙承宗等人推演过多遍,胸有成竹的回道:
“朕设立卫所、修建城堡并不是要将草原直接纳入朝廷的管辖之内,而是想与诸位可汗结成民族同盟。在这个同盟框架下,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