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启奏圣上,五纵四横的道路网已经初见成效,驿站附近开始大规模的迁徙村民,一改先前闭塞的状况。修建跨河大桥的精钢和木材已经陆续运往各地,老臣会监督后续的施工情况。
水利方面,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的堤坝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加固,各支流修建的蓄水湖、拦河坝等设施开始发挥功效,不但让沿岸的百姓摆脱洪水的困扰,还能促使他们旱涝保收。”
听完黄五部的汇报,朱由校打内心高兴他的工作成绩,不过此时并不是摊牌的时机,他还需要黄克缵帮他主持大局。为此他转向户部尚书杨涟,面无表情的问道:
“迁往关外和哈密、吐鲁番、青海的百姓现状如何?”
杨涟本以为小皇帝会当众表扬太国丈几句,没想到他并不按常理出牌,略显尴尬的看了一眼黄克缵,然后回道:
“回陛下,有西南四省改土归流的例子,一条鞭法已经在境内全部实行,迁徙的百姓不但足额拿到了朝廷的补贴,还及时的获得了土地,目前来看这些地方的移民情绪稳定,新的人口布局已经达到预期的目的。”
朱由校心想老百姓能拿到足额的补贴才怪,你们层层剥皮最后剩不了多少,各地的锦衣卫和内监已经发现了大量克扣、贪墨、瞒报的情况,你却还有心思跟我在这里唱高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爱卿是不是过于乐观了?政策的好坏除了考验掌权者的智慧,还需要执行者的落实,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