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天启初年,内廷共计调拨了二千三百万两白银用于赈灾、军饷、水利、修路,这些账目你们都清楚吧?”
这句话看似是小皇帝要追回自己垫付的钱,其实暗藏杀机,这些久在官场的人精如何不知。当初朱由校为了凑齐军饷和赈灾银,指示魏忠贤接连查抄了数十位东林党和浙党的家产,后来因西征和北伐才作罢。如今他旧事重提,意味着有人要倒霉了。
户部尚书杨涟虽然刚正不阿,但也不敢怠慢,谨慎的回复道:
“圣上宽心,调拨的每一笔内银户部都有两份详细的账册,一本留存在户部用于清账,另一本由司礼监存档以便圣上调阅。此外魏公公一直派人监督内银的使用情况,这些都是按照圣意照做的。”
杨涟这话非常狡诈,不仅把司礼监和东厂拉下水,还把朱由校也带进沟里,可谓老奸巨猾。虽然如今的司礼监已经没有批红和盖章的权力,但作为皇帝的秘书仍可以协助起草圣旨、传达口谕,曹化淳暗恼杨涟把自己卷入这场漩涡当中,言不由衷的说道:
“万岁爷,杨尚书的账册奴才和魏公公一同核审过,暂时没有发现纰漏。”
朱由校长期在这群人精当中摸爬滚打,耳濡目染的懂得一些官场的诀窍,他知道杨涟是不想再和东林党有任何瓜葛,曹化淳也不愿意与前朝有往来,这招敲山震虎已然奏效。此时他心中只有两个想法,一是尽快把银子用到刀刃上,用军事来强国,用科技和教育来兴国;二是他急迫的想回乾清宫向张嫣邀功,今年有一百万两白银入账,这个貔貅可以舒缓眉睫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