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倭人,否则按通敌叛国的罪名满门抄斩。在这种高压政策下,明军将士没有人敢违抗军令,也因此避免了很多非战斗减员。
十月过后,季风退去,四国境内的织田信衡早已迫不及待的登上明朝的舰船,朝着神户进发。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已将四国岛折腾了个底朝天,凡是德川幕府的官吏、家臣或是支持者都被他就地处决,致使原本就人烟稀少的岛内如今更是荒无人烟。
此番出征他可谓倾巢出动,在明朝水师的帮助下源源不断的进入江户外围。在他看来这是天赐良机,德川家族的内耗已经让原本就疲于应付的幕府雪上加霜,只要自己全力攻打江户,整个日本唾手可得。不得不说织田信衡的判断力非常准备,他本是织田信长的嫡长孙,进入本州岛后得到很多倭人的支持,沿途不断有织田家臣和浪人加入,大军浩浩荡荡的逼近大阪。
等到织田信衡的军队兵临城下时,德川家光才意识到明朝的皇帝并未打算当一名看客,无论德川忠长还是织田信衡,他们的身后都有明朝的轨迹。此时明朝的军舰就在江户外海警戒,他不清楚对方的作战目标是什么,但如此兴师动众绝不会只为了一座长崎城。
面对两线夹击,德川家光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明军大营进行谈判,同时倾尽全力攻打西边的织田军队,他认为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织田信衡,他的部下将士气大振,届时利用地形与明军在岛内展开周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本着要与织田信衡拼命的架势,德川幕府迅速调集本州境内的主力部队增援江户,并在大阪阻截织田信衡的前锋部队。双方早就是老熟人了,见面后无需问候便厮杀到一处,由于日本本身并不制造火器和弹药,很快这群倭人便退回到了冷兵器时代,大刀、长矛、弓箭、板砖又成为抢手货。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