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洪都督只分析倭寇的情况,这不足以让众人信服,即便这些武士有出色的战斗素养,可说到底他们只是一群没有组织的强贼。区区几十人就能在明朝境内横行数月,辗转几千里,沿途十几万卫所的军队竟然毫无办法。依朕所见,大明勇士的胆气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就出在朝廷的调兵制度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改调兵制度是这次战区重组的一项很关键的内容,朱由校早就与军机处的几位重臣商讨多次,并暗示孙承宗要在一个合适的场合说明利害关系。如今他见皇帝狂怼新任东部战区都督洪承畴,急忙上前解围说道:
“圣上英明,几十名倭寇横行千里虽是个例,却暴露了我朝军户制度的缺陷。当初太祖高皇帝创立这项制度的初衷是解决粮饷问题,将士们的编制在各地卫所,平时以犁为武器,战时以剑为武器。
由于东南沿海和内地长期没有战事,有些世袭的武官不会骑马,甚至连传令的军旗都辨认不清。提拔不再考察士兵的素质和能力,只论关系和银子,上下贿赂成风,层层盘剥克扣,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出逃,只留下一些老幼病残在卫所滥竽充数。即便如此,很多地方长官不但不考虑解决这个问题,反而趁机瞒报数目,坐吃空饷,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滑。
另外圣上提到的调兵制度也需要修改,由于各地卫所的结合部存在交叉和空隙,倭寇登陆后充分的利用这点与官兵周旋,这才出现几十名倭寇横行千里的情况。
当然,洪都督的分析也非常有道理,倭寇虽然是一群乌合之众,却擅长近身白刃战,在交战初期的确给官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不过戚家军和俞家军的出现让倭寇原形毕露,很多战役都是零伤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