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城屌丝风消减许多。
再把那些动不动就亮闪闪的镀铬、水晶、塑料压膜的开关、按钮、装饰面板,尽可能换成磨砂、拉丝、仿木纹甚至仿纳帕皮。
整个内饰设计语言瞬间精炼高档许多。
其实成本不会有太大区别。
这方面的优等生就是尉来、里想、高和这些新势力,从老板到设计团队的眼光都更新潮和贴近普通消费者,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
老派的车企,尤其是老板意志比较深刻的那种,有意无意的迎合了老板的审美之后,出纰漏的很多。
老常都有点莫名喜欢bulingbuling的水晶风,秭小伟带头砍了不少。
于是呈现出来这近两个月的改造成果,绝对让内饰有改头换面质的提升。
尤其再加上“熊氏风格”的中央扶手箱可移动百变特点,从高和带过来的技术声控中控屏,顺势取消了实际用途不大的副驾屏。
熊主播强调区别:“两款都是三电机的后轮转向四驱车型,只是分1100公里续航的插电混合动力29.98万,630公里续航的纯电型37.88万,真诚的建议北方朋友尽量选插混车型,南方只要不是每天跑上百公里长途,只要自家能安充电桩,直接上纯电车型,这是我们卖出去超三百万辆新能源车车主的反应,用过电就回不去了,安静舒适超级便宜的清洁能源,有些只有一百公里续航的插混车主都天天充电,用点油跟要了命一样…”
没错,好多新能源车主在网上各种社媒开玩笑的梗都在这里。
开了新能源车尤其纯电车之后,自己立刻变得抠唆了。因为用电的车,动不动是以分毛来计算百公里能耗、每公里成本,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分毫必争的铁公鸡状态。
可明明这已经是三十来万的高档车了,从零重力座椅,后排大屏,可调空气悬挂,冰箱,辅助驾驶,二十喇叭音响都是对标百万级豪车的配置,真正把用车成本和乘车体验的反差拉得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