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本工资,提成,奖金等等。
舅舅被这一串串的美好的承诺勾住了。从第二天开始我就能在城里站住脚了,我要让那帮“亲戚们”,“村支书”和他的小伙伴儿们看看,离了他们我照样活着潇洒痛快。
不得不说,这么决绝的犟劲,总是令人有所担心的,谁叫他是本篇的主角呢!
在店里已经工作了三天了,舅舅和其他的修理师傅处的还算和谐,但是似乎总觉得其他人会有一种异样的眼神或态度来对待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一卷 小明升学记 18《乡村往事(2)》 (第2/2页)
舅舅并没有在意这些,只是觉得自己的技术可能还不被其他人认可,因此对其他师傅接的活很热心地帮上帮下,而且一旦自己遇到问题也十分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
大家都知道他是乡下来的,随着排斥感渐渐地淡隐下去,与“乡下人”相比的优越感上升了,也慢慢地开始接受他。
但是舅舅却并没有察觉到,他人的友善主要还是建立在对待“乡下人”那种隐隐约约的特有的“优越感”之上的。
正如像“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这一类“俗话说”一样,时间作为试金石是可以粉碎所有脆弱的假象的。
舅舅坚持着勤恳的工作,努力地学习,这些宝贵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老板的赏识,并被任命为店长,舅舅知道,这个老板是不只一家店面的,自己辛勤的付出虽然只是一个店的店长,工资也只是比普通修理师傅多了两百元,干的活也更多了。
但是这些还是让舅舅有了些许成就感,对于舅舅来说,他更看重的是人往高处走的希望,现在,他的确看到了,他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当然这些成就舅舅希望的态度却也成了他的悲剧的源头。
听着爷爷的讲述,一连串童话故事,成语典故,“俗话说得好”中的“俗话”出现在小明的脑海中“丑小鸭,笨鸟先飞,鹤立鸡群,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这一串串朗朗上口的文字简练的概述了舅舅接下来的的境遇。
他也无奈地离开了修理行当。舅舅心里十分的委屈,但是他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