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甩开对方铮的揣测,纪青川全心投入舞台剧,和大家聊起对剧本和角色的看法,很快便谈得热火朝天,越说越有信心。草草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饭,一群人几乎是急不可耐地在舞台上试演起来——
天色渐晚,沙砾遍地、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一棵老树挺立在路边。
道具树还没做完,瘦头陀搬来一个大木箱暂时充当树。
纪青川饰演的旅人走过来,满面尘土,精疲力竭。
因为只是试演,纪青川没有上妆,也没有换上戏服,可从他迈出第一步开始,所有人都觉得这就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他竭力挺直脊背却难掩些许佝偻,眼角眉梢带着疲惫不堪的倦色,眼神里又透着一丝期盼与坚定。仿佛之前走过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一个落脚点。
杜平城嘴唇紧抿,眼神露出一些赞许,定睛看着台上表演——
第一场结束。纪青川跳下舞台。
杜平城先是夸奖了几个演员剧本拿捏颇为娴熟,再一一指出其不足。
与段导的片场中常有奇思妙想不同,与江导的要求严格近乎苛刻也不同,杜平城说话不急不慢、温文尔雅、客气有礼,很是符合他老师的身份。与他的语气完全不符的是,他眼光老辣,提出的问题不多,却一针见血,很是犀利。
最后他很是意外地看着纪青川,说:“你没受过舞台剧发声训练,我本以为你的声音压不住场,打算用面部表情与眼神弥补,所以找了小点的剧场。照现在这情况看,公演时可以换大一些的剧院。”
一部戏尤其是一部舞台剧,台词的发音是很重要的,重要到不逊色于走位和表情。同样一句话,不同人说出来有不同效果。口齿、发音、轻重音、抑扬、停顿等等,都会影响到戏剧效果。比如一个飘逸出尘的女神角色,配上女演员自身的公鸭嗓,观众分分钟出戏。
电视或电影可以找配音演员进行后期配音,好的配音演员甚至能让整部戏提升一个档次,这也是很多大腕都有御用配音的道理。但舞台剧不是电影电视。它需要演员与观众面对面,演员必须自己说出台词,无法进行后台同声配音。
这就是杜平城第一次对纪青川说的担心之一。
纪青川笑笑,并未解释自己一直在进行发声训练,坚持多年从未间断,甚至去接只能用声音表演的广播剧来锻炼自己。
“但是,”杜平城话锋一转,“你的肌肉状态不对。想表现出旅人的坚定,是可以用绷直脊背来表现;但旅人走了这么远的路,第一状态是疲惫而非坚定顽强。靠坐在树下的时候,应该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