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李福达”,本是陕西白莲教起义谋反的头头,改了户籍信息才变成了“张寅”。
郭勋写信给办案的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希望别查了。马录联合其他人一起弹劾了郭勋本人。
敏感的嘉靖认为这群人在故意借着案子发难,想要借机打压大礼议里站在自己一方的人。
(事实上,也真的被他搜到了很多官员背地里互相贺喜郭勋有事的小纸条。)
于是乎,本来简单的刑事案件被皇权插手干预,变成了大礼议党争的延续。】
嗯?郭英一愣。他孙子身上牵扯了好多东西啊!
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孙子为了嘉靖冲锋陷阵,最后像是被使用过的厕纸被丢弃的故事。
这,原来中间,还有他孙子先以权压人徇私枉法,嘉靖为了他孙子冲冠一怒的故事?
这……
这真是……
波澜壮阔曲折离奇的故事啊。
杨士奇皱眉:“有谋反嫌疑的人,怎么能徇私枉法?万一他真的是个造反的,在京城中串联行动,这岂非威胁到皇帝的安危?”
解缙也慨然道:“若是我在当时,我也一定要求彻查这李福达!岂能因为党争而置天子安危于不顾?臣认为,便是嘉靖皇帝以天子之权威压,有气节的臣子,都不会退缩的!”
“嗯,然后你们就被干掉了。”朱樉点头道,“搞不好那些支持大礼议,但是相对正直,担心皇帝安危的,也一起被干掉了。”
【嘉靖几次三番的要求官员们重审,却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便一个个换掉了裁判员,让张璁、桂萼等人主持断案,最终成功判定“张寅”无罪,发配了一大堆官员,巩固了皇权。】
解缙跳了起来:“这张璁,什么改革家,就是个幸臣!纵有改革家之名,也过于奴颜媚上了!”
跳了预言家的朱樉洋洋得意。
朱棣的眉头深深皱起:“这嘉靖,就是谁能讨好他,谁能够上位。张璁还算有才干,万一碰上个没什么才干却特别能讨好他的,当下,本就党争之风盛行的官场就更要乌烟瘴气了。”
“一般都是宦官媚上。”朱允炆,“嘉靖水平挺高的,用文臣自己来打击文臣……”
现场的文臣感到深深被侮辱。
解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