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
17,3.小刚临摹了一副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诗两句,一直没有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运用古人成句,比如…
这里是比较少数的出题情况,就是没有唯一的答案。
所以比较稳一点的就是,直接写一个高中必备古诗词里关于它的就行。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就这样,陈源花了两分钟,写下了这些诗句。
再检查一遍后,得出了没有问题的结论。
高考的6分,就这样先拿下了。
接着,开始顺着写。
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情绪,陈源非常有专注力的,写着这些题目。
第一篇的现代文阅读,几个选择题,都相当的明确,一点错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出的很有水平,基本上没有模棱两可的地方,是陈源都认可的逻辑缜密。
目前,依旧是扣0分。
继续。
4,5题是主观题,是第一篇现代文科普类阅读的。
但是,陈源依旧可以像是做理科一样,将第4题的标准答案奉上。
第5题,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关于报道的结论有误?根据本文概括。
1,借助名人观点和事实。(结合文中内容)
2,借助自己的实地考察。
3,借助常规的逻辑认知进行分析和批判。
这是牢婷留给自己的力量!
她说过,这一类的阅读理解是有公式的。
哪怕改变成全国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