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的意见,刘肇才总算理清了思路。
稍後,刘肇加以深思熟虑一番,终究决定不废窦太后,也不动已经拟好的谥号章德,并且要按照原定计划,让章德太后与先帝合葬於敬陵。纵有太尉张酺、司徒刘方、司空张奋等人上奏,一致主张依照光武皇帝废黜吕太后的前例,贬去窦太后的尊号,但是,刘肇按照邓绥代拟的草稿,亲笔回覆了一篇既合情合理又无懈可击的手诏:“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朕奉事十年,深惟大义。礼,臣子无贬尊上之文。恩不忍离,义不忍亏。案前上官太后亦无降黜,其勿复议!”
此一手诏提及的上官太后,乃是西汉权臣霍光的外孙nV。她虚岁只有六岁时,就嫁给了虚岁十二的刘弗陵为皇后。後来刘弗陵驾崩,上官皇后升为太后时,她虚岁年仅十五!
刘弗陵无子。因此,霍光等大臣先拥立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却又在二十七天後废掉胡作非为的刘贺,改立汉武帝嫡长子刘据的孙子刘询。
霍光对刘询虽有拥戴之功,但霍家人过於跋扈,让刘询看不顺眼。後来,霍夫人为了要nV儿当皇后,竟与nV医淳于衍合谋毒Si了刘询心Ai的皇后许平君。刘询哀痛之余,越发暗恨霍家!
刘询顾忌霍光位高权重,一直等到霍光去世後,才清算霍氏满门。不过,霍家虽是上官太后的母系家族,上官太后却未受牵连,仍居太后尊位。
上官太后的生平故事,刘肇虽曾有所闻,却从未放在心上。若非邓绥提出,刘肇还真想不起有什麽案例可以援用来支持自己的裁决。邓绥的博学与机智真让刘肇赞许不已!
刘肇尤其激赏邓绥代笔的“恩不忍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