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极高,但真正限制符文构装师数量的,还是在下一步:
各个部件之间的符文法阵在独立运行且发挥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合而为一的能力。
它们互相结合,变成一个大的终极符文法阵,从而为符文构装提供独特的构装效果。
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对符文的精湛掌握,是知识边界的不断扩展,是天才的想法,是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特别是“创造力”三字。
这东西就像天赋一样,玄而又玄,没有实物,但又确实存在。
运气不错的是,高德具备有这种东西,甚至是极其出众。
具体有多出众,上限在哪,高德自己不得而知,但至少是可以让何西惊叹的地步。
不过在何西构建的新符文学体系之下,“创造力”这一如巨石般横亘在符文构装之路上的限制,也有了被巧妙跳过的可能——只要符文知识掌握得足够牢固并且能透彻理解符文六大基本规则,那么完全可以通过海量的计算与试错,最终设计出一幅合格的符文构装设计图。
当然,这不意味着“创造力”就不重要。
相反,在新的符文学体系下,创造力甚至变得更加重要。
计算固然可以让普通符文师也设计出符文构装,但这种设计依赖于已有的符文构装设计,本质是基于知识的重组,像是在拼凑自己的作品。
可真正杰出的符文构装设计,却并非计算就能得到,终究靠得是“创造力”。
一个不是很形象的比喻,在高德穿越而来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之后,凭借强大的计算力,在设计领域,已然可以代替一大部分水平不高的底层画手。
但真正的艺术家却是不可替代的,甚至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大环境下变得更为珍贵。
艺术家是不会失业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