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感叹,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曹操在旁饮水,脸上挂着笑容,心中却五味杂陈,他听闻皇甫义真被围,日夜驰骋,却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功劳被这什么叫做邢昭云的夺去,多少有些不悦,更多的则是失落。
曹操此时走出营帐,对邢昭云说道:“昭云兄弟,我听闻北中郎将卢子干将军正在广宗与张角交战,战事催人,我要走了,日后再见,操定与君痛饮。”
邢昭云心想,曹操此时也是个有抱负的青年,不知道有了自己这个变数,他以后是否还会成为那一代奸雄。
“定痛饮。”邢昭云拱手,“这边妥帖之后,皇甫将军也当前往广宗。”
皇甫嵩军在长社休整几日,便准备先回朝,随后驰援卢植,一举将那什么狗屁“天公将军”张角歼灭。
回朝路上,邢昭云不断在脑子里思索东汉末年的历史,他毕业于军校,历史只是爱好,算不得精通,大方向他知道,可具体的历史细节,饶是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总有些闷闷不乐。
只是自己一穿而来就是光和七年,此时那些日后搅动风云的人,多半已经有些作为,例如刘关张这个时候已经结义了,自己恐怕不能截胡了,而诸葛亮此时还年少,还在学习阶段。投奔曹操?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邢昭云脑海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说道:“将军可知附近有一人家,蔡邕蔡伯喈?”
皇甫嵩思索之际,曹操言道:“可是陈留郡圉县人?”
“对对。”邢昭云忙点头,“我听闻蔡伯喈此人精通音律,博通经史,擅写辞赋,我自幼喜爱文学。将军,我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让我入蔡邕门下,只求一斗食小吏而已。”
邢昭云心想,蔡邕这个时候大概还没有被朝廷排挤,人脉广,家里有钱,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叫做蔡琰的女儿,其性情温柔,才智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若能成为蔡邕的女婿,又有皇甫嵩这个靠山,这五年怕是可以横着走了。
“此人我有耳闻。”皇甫嵩说,“你与我一同回朝,天家想必不会拒绝,没想到军师还是个有如此情操之人。”
“我太爱文学了。”邢昭云说,“一日不读书我浑身难受。”
肯定不是为了蔡琰才怪。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