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量最大的一本四大名著,不无道理。
“聚而后散,得而复失,喜然后哭。花开花谢,春秋几度。红颜凋零,英雄末路。”
“初出茅庐时的孔明,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何等的英姿,火烧新野,三气周瑜,何等的意气风发!羽扇纶巾,温文尔雅,进退皆气度从容。”
“呼风得风,唤雨得雨,攻城如探囊取物,十数年南征北战,功败垂成。”
“当年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亮,竟沦落至此。”
“意气不再,风灯残烛,活到最后,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啊!”
……在诸葛亮身死,各大州热搜爆炸之时,夏州的著名作家朱夏华就发文道,十分感慨诸葛亮的一生。
其实早在之前,朱夏华就在公共场合表示,《三国演义》这部书籍的原著,一定是一部惊世之作。
谁知晓,从中期开始,《三国演义》不仅仅没有走向平庸,反倒是愈发精彩,关羽之死是一个重要节点,自从关羽死后,整个《三国演义》的氛围就变的荒凉起来,一系列熟悉的人物依次死亡!
在历史圈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在真实历史之中,公元220年发生了一场大疫,毕竟战争频繁,那些尸体无法得到妥善处理,才导致了诸多名将文臣而亡。
诸葛亮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仅仅是因为其智计无双,料事如神,更是因为其逆天而行的意志2,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诚,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全在于此。
六出祁山,每一次都代表着诸葛亮的决绝意志!
老贼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可只有诸葛亮,是那个几乎没有任何缺点,足以令众人仰望的人物。
“大抵英雄都是如此吧!”
“恭送丞相!”
“火熄上方谷,秋风五丈原!可悲可叹!!”
“向死而生,向散而聚,合了三国开篇,天下大势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诸葛亮做到了一切,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我现在的感受,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恭送丞相!丞相保重!”
“人道天命不可违,说汉室衰亡天注定,然而刘备道:‘岂敢委之天命也?’,诸葛亮因此出山,与刘备一同与天一博!可惜刘备意气中人,为兄弟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