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惜明朝官场制衡乃封建巅峰,没这么个职位,获得类似权力的朝臣,以及妄图沾染兵马大权的朝臣,二百多年来,无一例外,全部惨死。
袁都督当然也不例外,且他刺激羞辱年轻急躁、缺乏耐心的崇祯皇帝,死的更快。
皇帝和官场的视角:袁崇焕罪该万死!
后天袁崇焕一死,祖泽鸿一定会被锦衣卫暗中处决。
以祖大寿对明朝的重要性,以及辽西兵头的不可替代性,刚才那些锦衣卫和郎中没几天就会陪葬。
同样死定了。
外来户突然具备上帝视角,凌空扫了一眼历史,祖泽鸿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绝对真理。
自己知道的东西后世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同样的事情背后,当事人的动机却只有当事人清楚。
袁崇焕和祖大寿等当事人的视角:败了,不是错了。
这个观点几乎可以为五千年史册所有失败者辩解。
当事人只要不成功,永远都洗不清。
袁崇焕胆子大的很,做都做了,没想过洗。
成王败寇,绝对的历史真理。
祖泽鸿是袁崇焕的亲兵,且是亲兵头领,相当于…子侄辈、学生、幕僚、左膀右臂、桥梁…
擅杀毛文龙,私下议和,他都干了。
不止如此,他还欺君。
更牛逼的是,勤王路上明知自己会被问罪,垂死挣扎之下,要挟不到二十岁的崇祯皇帝,意图节制所有勤王兵马。
两天时间的性命。
生命毫无体验感,年轻人怎么能允许别人决定命运。
袁崇焕做事过于强势,同僚和师长都抛弃了他,满朝要他去死,不愿他死的人全在辽西,全是他的‘搭档’。
呸~
想远了。
最主要的是,他自己也很清楚,不得不死。
祖泽鸿捏捏眉心,于谦、张居正、杨涟为首的六君子、再接着杨镐、熊廷弼、袁崇焕,以及那些将来死在战场上的卢象升、孙传庭等等。
他们死亡的根本原因都一样,说法花样百出,是因为他们选择死亡的‘阵地’不一样,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