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天乔喻问出的问题,却的确让他心情有些忐忑。
毕竟这个课题从立项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他受邀参与其中也已经有整整六年,他可不希望这六年磨一剑的成果,闹了笑话,又要花几年去弥补。
这种忐忑的情绪,甚至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五篇论文,想要确定乔喻判断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只是这显然需要时间,事实上潘敬元已经开始做这项工作。
这也是他回乔喻消息越来越慢的原因。
这种忐忑的感觉,在前些天袁老转发了乔喻提出的那些问题后达到了顶峰。
他有心想跟导师聊聊乔喻的想法,但一直没下定决心。
毕竟他才参与六年就已经很忐忑了,对于导师来说,可是在里面耗费了十五年的时光。他不确定丹尼斯听到这种言论会是什么态度,又会不会起到反效果。
学生跟导师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必然很好的。因为一些矛盾反目成仇的,不管是华夏,还是国外都有。
无非是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曝出去罢了。
不过华清那边都打算跟燕北大学一起就几何朗兰兹猜想办一场系列研讨会了,还邀请了很多国外的教授,消息大概率会传到导师的耳朵里。
潘敬元当然知道这一系列研讨会是为了谁办的。
说实话对于这个决定,潘敬元是真没什么抵触心理。他当然知道乔喻真成长起来,对华夏数学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么多年了,华夏虽然发展的不错,但在学术界的话语权并不算大,起码跟华夏这个国家的体量比起来是很不合理的。但没办法,学术界很多时候跟奥运会一样,想要说话别人听,终究是要看实力的。
为什么大家公认英文期刊更具备权威性?因为现在数学研究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基本都是西方人总结出来的。大学课堂上所接触的主要定理,基本都是以西方人的名字命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