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51">听到于延江毫不顾忌的在这儿上眼药水,老人只是笑了笑,说道:“这些都是小事,可以等他们回来了再讨论。
其实这次请你来,主要也是想跟你们这些科学界人士商量一下,这是华夏获得的第一枚菲尔兹奖奖牌,该如何奖励比较合适?”
听了这句话,于延江只觉得内心五味杂。年龄果然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
如果乔喻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教授,哪怕是二十多岁,大概也不会让人这么为难。
十七岁,就是再拿两次菲尔兹奖都不会让人太意外。但也正因为太年轻了,如何给奖励都需要仔细斟酌。
荣誉给少了,怕这孩子不满意。给多了,以后做出更突出或者贡献更大的成果了怎么办?
十七岁如果拿到许多人奉献了一辈子都拿不到的荣耀其他人会怎么想?
是黎曼猜想很重要!但一个数学天才的灵光一闪,贡献真就比人兢兢业业努力几十年更大?
如果只是学术上的贡献还好说。但乔喻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在应用层面也有极大潜力,而且还是他主动上报的。
更别提照现在这报道的架势,明显是要把乔喻推成年轻科学家的典型。这难题可不就推到他这儿来了…
沉吟了半晌后,于延江干脆的说道:“要不,荣誉就算了。刚拿了菲尔兹奖乔喻估计也不在乎这些,而且新闻他都上了几次了!干脆多奖励点实际的算了。”
“实际的?”老人重复了一遍,然后会心一笑,说道:“看来这孩子的心思还真就是放在明面上啊!”
“谁说不是呢?现在的年轻人想法跟我们那时候完全不同了。而且乔喻的情况相信您肯定也清楚了,的确比较特殊。
小时候的经历听了也是让人怜惜。更何况他喜欢钱也不是贪图享受。起码他的理由在我这儿是可以理解的…”
说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