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你又发了那篇将素数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6的论文。陈教授在代数几何课堂上用你的方法推导了一些命题。
我就跟他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然后我们一起合作,花费了大概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篇论文。」
乔喻点了点头,虽然还是觉得很神奇,但这么说他就能接受了。
虽然他已经把素数上界间隔缩小到了6,甚至缩小到4也是有办法的。但他当时懒得做这些。毕竟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后来直接证明了黎曼猜想,所以也没有继续在这块刷论文。没想到余伟竟然在燕北大学教授的帮助下,证明了这个问题。
余伟提到的陈教授乔喻也有印象,好像是叫陈哲论,之前也来找他探讨过相关的学术问题。毕竟都在燕北大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陈教授在上课的时候用我的方法给你们讲题?是讲什么东西的时候?」
乔喻一边快速看着论文,一边问道。
对于一个能一边解题一边玩游戏的人来说,看论文顺便跟从余伟口中了解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完全不是问题。
他还真对教授直接用他的理论来讲课很好奇。
「当时是在讲代数簇,讲完教材上的东西之后,陈教授用你的模态密度函数pM(p)来刻画代数簇V在模态空间的稠密性证明了如果pM(p)0对应的模态路径与代数簇V的某部分重合,则v的几何性质可以由模态密度分布的解析行为来决定。比如曲率跟奇点分布这些。」
余伟回答的很快,显然那节课的内容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哦,那应该是要分析代数簇在模态空间的嵌入行为。之后还有吗?」
乔喻继续问道。
「有,模态路径与环面映射的同构,模态路径与代数曲线的相交性质这些。不过他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