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牛你咋分?总不能一人砍条牛腿吧?所以几户人家分一头牛,算大家的,共同使用。现在抄家可能是老规矩不作数了,浮财不分了,那上交给谁呢?”
儿子回答:“当然上交给国家了,国家专门办了抄家物资上交点儿。”
李云龙有点儿明白了,当年打土豪抄得的财物一部分用于红军的军费,剩下的就给本村穷人分了,土改时抄得的财物也是本村穷人均分,政府并不伸手。现在可能是规矩变了,浮财不许分了,政府要用。
抄家风很快就过去了。据儿子李健解释:“是因为实在没啥可抄的了,该抄的哪家都是被抄过两三遍了,屁也没有了。有些坏人家更气人,明明是地主或资本家,可家里的摆设还不如咱家呢,我见过一家,除了破被子和几件破衣服,就一个大咸菜坛子还算件东西,让我们一怒之下给敲漏了。可他家成分还真是资本家,我很奇怪,怎么还有这么穷的资本家?要不然我们还真把他家当成贫农了。”
这好比练武的人相互过招,闪电般地一交手再各自闪开,这叫一回合。“文化大革命”第一回合是奔“三家村”去了,“地富反坏右”等“黑五类”是陪衬,死老虎再拿出来打打也无妨。第二个回合就有点儿石破天惊了,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的倒台把李云龙惊出一头汗来。刘少奇和陶铸怎么样他不太清楚,可邓小平他还是挺熟的,这个前129师政委是他的老上级。按照军政各负其责的制度,赵刚和邓小平打交道多一些,毕竟是垂直领导。李云龙曾多次听邓小平讲过话,还挨过这位政委的批评。至于这位前129师政委是怎么和刘少奇、陶铸搞到一起去了,李云龙就不太清楚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隔三岔五地就搞一次运动,闲着的时候少,有条规律是铁定的,每次运动都要有人从政治上垮台,李云龙早习以为常了。平心而论,像省、部、军这一级干部,中央还是挺拿他们当回事的,所有的重要文件都是首先传达到这一级。虽然对党内历次发生的重大事件,他也有想不通发牢骚甚至骂街的时候,但有一点他是绝不会变的,那就是对毛泽东的崇拜。作为一个在毛泽东麾下浴血冲杀几十年的老兵来说,那种对领袖的崇敬早已融化在血液中,浸入到骨髓里了。战争年代,无论党和军队处在多么危险的境地,毛泽东都能神奇般地化险为夷,他不是凡人,是神,听毛主席的准没错。
李云龙觉得自己有了一种突然的感悟,明白了,事情是明摆着的,以前他总觉有什么不对劲,心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