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母亲被吓得不轻,梁晓心中有些愧疚,但还是硬着心肠,继续说道:“看来是天无绝人之路,昨日顾二郎同我说了个笑话……”
梁晓将顾廷烨的话,完整转述了一遍。
为了不让母亲多想,梁晓故意将自己听顾廷烨讲笑话的时间点提前了一日,那时还没有乐安县主一事。
吴大娘子也是个有决断的,火烧眉毛了,好不容易有了救命稻草,当下没有犹豫,直接说道:“我再去寻人打听一番,门第无所谓,只要这孩子品行好,就赶紧订下来吧……只是,我的儿,苦了你了。”
知否原剧中盛家年轻一辈几乎各个高娶高嫁,其实是编剧给开的大大的金手指,实际上,官宦人家中,高娶高嫁、低娶低嫁都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人家都是平娶平嫁。
所以吴大娘子觉得梁晓这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梁晓心里已经乐开了花,面上却是长吁短叹。
吴大娘子见状,反而开始安慰梁晓,“我的儿,无论如何,总比娶兖王的女儿要强,你们这对小儿女的境遇如此之像,也许是天作之合呢。”
吴大娘子心中其实还有一重想法,却是不好和自己儿子说——既然要急匆匆的娶儿媳妇,娶一个门第低的正合适,方便拿捏,若这个儿媳妇不贤,必要时还可以让她偶感风寒,一病死了,让儿子重新娶一个就是了。
梁晓一副没有被安慰到的样子,实际上憋笑憋的很辛苦。
对于盛华兰的品行,梁晓还是有自信的,这门亲事,算是成了。
……
积英巷,盛家。
盛紘自忠勤伯府宴饮归来,心情很不错。
开封府的邱敬想要和他结亲,着实让他受了一番惊吓。
盛紘出身寒门,二十岁中进士,如今三十余岁已经做到了一州通判,算得上年轻有为。
按理来说,他应该是满腔的宏图壮志,渴望进步。
可他偏偏是个胆小怕事的性格,既不想和邱敬结亲,被动牵扯进邕王和兖王的斗争,又不想真的得罪邱敬。
这几日,盛紘一直在相看女婿,如今终于有了些眉目,总算是心中稍安。
相中袁文绍和忠勤伯府,盛紘图的就是他们家受过冷落,家中子弟还没有上进心,不会惹出事来,连累自己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