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时局的动荡。他在自己的居所中枯坐了一夜,次日天色一亮,仪典长老纳兰清辞与持剑长老便带着几l名内门弟子登上了太素山。宋时来看着纳兰长老与几l名内门弟子明显泛红的眼眶,没有多说什么便交出了自己的通行令牌。
太素山从不拒绝外人探访,但出于对掌教的敬重,哪怕是与掌教关系最为亲密的纳兰长老都只止步于会客厅外。而位于道场更深处的起居所,除掌教师出同脉的灵希真人外,只有四位奉剑者拥有通行令牌。当然,平日里奉剑者并不会冒然前往掌教的起居室,通行令牌只是为了防止意外。
宋时来没有想到,“意外”会如此突兀地到来。
“太素山的护山大阵……自行解开了。”宋时来听见纳兰长老的低喃,“这不同寻常,护山大阵的运转基于符文以及基座灵石。即便……”她哽了一下,某个无法倾吐的词句在舌尖上打着转,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纳兰长老良久无言,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持剑长老将话头接了下去:“即便发生不幸之事……护山大阵应当会如常运转,除非山主离开前设下了某种制约。”
……她究竟,为何会在如此意气风发的年岁里,书定自己的死亡呢?
湛然的清光中,隐藏的门扉朝探秘者洞开。
“传道秘境”——宋时来曾经在半夏口中听过这个词汇,据说此世大能修士若在飞升前陨落,便会将毕生心血与道统封存在洞天秘境中传授于后人。因为对于大部分修士而言,“道消身殒”中的身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道消。道是修士一生所行之路的
体现,道犹在,志长存。而若是道统就此消失,也就意味着此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消弭无踪。为了避免这样的祸事,修士会在身死前布下传道秘境,以试炼择捡称心如意的后人,以此将自身道统传承于世。
自白玉京降世之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无名道统被陆续寻回,宋时来也曾在白玉京内经历过秘境传承。那些先辈留下的秘境都极富特色,有人在其中捏造了一座宏伟的迷宫,有人在其中建立了一处门派,也有人在秘境中留下重重试炼,或是掬一方生前最为眷恋的景色。
宋时来来不及分辨身后颤抖的低泣究竟源自于谁,一身黑衣的持剑长老已经越过他朝室内走去。这位年轻的持剑长老在房间内环顾一圈,最后径直向书架走去。
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