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荼毒,家园破碎,生灵涂炭,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童渊沉吟片刻,双眸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他知道,唯有建立根基,稳固地盘,方能集众人之力,行大义之事。
于是,他缓缓点头,应允了心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这一瞬,仿佛历史的车轮在无声中转动,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曙光即将照亮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
童渊眸光一闪,轻抚长须,沉吟道:“为师欲书函王越,恳其荐我为长山郡守,以展胸中抱负。”言罢,他似已提笔欲书,却被身旁赵云急切之声打断。
“师父且慢,此事非同小可,需得细细筹谋。”赵云上前一步,语气中满含恳切与深思熟虑,“当今圣上刘宏,世人皆知其贪婪无度,若仅凭一函,恐难遂愿。
弟子斗胆建议,明日我下山拜访汤先生,请他出手锻造双剑,一为赠予王越,以表诚意与敬意;
二则呈献御前,借宝剑之锋利,喻师傅之才干,如此双管齐下,此事定能水到渠成,马到功成。”
童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放下手中即将沾墨的羽毛笔,缓缓点头:“云儿言之有理,为师倒是疏忽了此中关窍。你既有此等妙计,便依你所言行事。”
“师父,弟子明日欲启程前往涿郡,让汤先生锻造两柄绝世好剑。”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言毕,赵云深深一揖,那份对师恩的感激与对任务的重视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童渊望着眼前的赵云,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忧虑。“云儿,此去路途遥远,且世事多变,和你师兄一起去吧,你虽武艺超群,但多一人同行,终归多一份安心。”他的话语温和而深沉,透露出对赵云无微不至的关怀。
赵云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师父的担忧是出于对他最真挚的爱护。“师父放心,弟子会与公义兄结伴而行,彼此照应,定能平安归来。”他再次躬身,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随后转身,步伐稳健地迈向门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