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这般被枭首示众、身首异处,可在先秦时期,砍头却是一种十分隆重的祭祀形式…”
江闻已经联想到了以人殉剑,这种因古代恶劣的熔炼条件衍生出来的方法,在后人查到的此类文献中,多半是汉朝以前、尤以春秋时期为甚——
因为在那时候的「人殉」,本就是一件合乎周礼的事情。
《汉书》曾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而这样的情况在吴越之地同样盛行,譬如《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都记载过,吴王阖闾曾将百姓们骗到女儿的墓穴中殉葬,「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还使男女与鹤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
江闻先前的思路倒也没错,因为直接把活人投入炉中铸剑,这种方法只会增加钢铁之中的杂质,对于提高纯度殊无益处。
但在铸剑之前以人献祭,却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宗教仪式,同样是《吴越春秋》,就曾有剑师杀二子吴鸿、扈稽,铸成两柄宝剑献给阖闾,只消呼唤他们的名字就能飞到手中,阖闾为此欣喜若狂。
如此想来,湛卢山上或许不是欧冶子铸剑的场所,但这座高山却很有可能,正是他们当时杀白马白牛、乃至活人殉祭的地方,随后在某些人的眼中,这无疑变成了通往成功的玄妙法门,乃至于变着花样地「献祭」…
就如江闻之前的分析一样,铸剑是一门大工程,不可能只靠着几个人在山中闭门造车就完成,背后必定会有相当规模的产业支撑。
江闻换个思路分析,如果石室洞中暴毙的几人,不是一群走投无路的恶贼,而是湛卢山中的一伙铸剑狂徒,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除了眼下这几个暴死之人,如今恐怕还有其他人,依旧藏匿于湛卢深山不为人知之处。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是想要模仿欧冶子铸剑之事,却因在屡屡尝试而无果后,转而想摸索出欧冶子人殉铸剑的方法,故此才拿禅寺中和尚们下手。
江闻觉得山中很可能也是一帮武林中人,因为他们显然没有科研精神,也不讲究影响力因子,就像江闻无法理解武林中人,为什么从不质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