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阳轻撩衣摆,踱步走入大殿,烛火照亮了他身上的蟒袍,更照亮了他日渐红润的俊秀面庞。
“儿臣,叩见父皇,圣恭安。”曹阳躬身一拜。
曹德孟轻轻嗯了一声,将桌上的一份奏报交与身旁的太监刘坚,让他转递。
在此间隙,曹阳依次向宰辅张怀信,国公徐世绩等人拱手见礼,包括曹腾与曹宁,彼此都是和睦有加。
而后曹阳接过刘坚呈过来的奏报,翻开快速阅览。
此时,户部尚书赵宣义拱手作揖,道:“启奏陛下,微臣深知魏王天资聪慧,胆识非凡,然初临国事就挂帅出征,恐致军心不稳,实为不妥。”
赵宣义的态度就正常多了,先是捧一下曹阳,再稍作转折。能争到最好,争不到也能不伤和气,毕竟大家都是体面人。
——臣徐虎谨奏,为奏北齐陈兵凤鸣关事,臣已探查敌军步兵五万众,骑兵万余,辎重无算。然凤鸣关虽有天险却兵力不足,故臣奏请陛下派兵增援。
——凤鸣军统帅徐虎,景泰二十八年阳月四日谨奏。
果真来了。曹阳暗自提了一口气,压下心中诸般不能表露出来的念头,合上奏折,将其交还刘坚。
曹德孟犀利有光的眼神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道:“北齐已发兵猛攻凤鸣关两日有余,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曹阳刚要主动请命,却被曹腾抢先一步,拱手说道:
徐世绩心中一苦,知道自己已经无缘统帅一职,却不敢表露出来,十分恭敬的躬身拜谢赐座。
张怀信也躬身拜谢,并在落座途中,目光隐晦的给了曹宁一个不宜再争的眼神。
待二人落座,曹这才不疾不徐地说道:“朝中事务繁多,还需两位每日帮着打理。故而这出征人选,只能是另择良材。”
赐座,是以示恩宠;不予采纳,便是表明态度。
至此,殿内众人终于百分之百确定这份功劳是没有任何可能从曹阳这里抢走了。
——在这皇帝有意扶持魏王的情况下,实在不宜争得太过火。
曹德孟神情淡然,连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出喜怒,道:“那依爱卿之见,该由何人挂帅出征为佳?”
赵宣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