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抵御六十万,八十五天后陈友谅撤围。这一战对元末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只是关于他们具体是怎么布局指挥的,史书上寥寥几笔,影视剧里匆匆几句,而曹阳也从未仔细研究过。
曹阳眉头微皱,颇为心烦。
而李若婉见曹阳如此认真,柳眉舒展,唇角溢着笑,说道:
“嗯,一切以武安侯的命令为准。”
“是。”
马车内,又安静了一会儿。
李若婉问道:“看了这么久,你想出些什么没有?”
曹阳微微笑道:“我就是装装样子,随便看的。你呢?”
“凤鸣关一战,双方拼的不是战术,而是兵源以及物资上的供应,谁能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谁便能获胜。而北齐处于攻城的一方,需要更大的消耗。”
这句话提醒了曹阳。
李若婉道:“攻坚战没有多少战术可言,一方猛攻,一方死守,从天亮打到天黑而已。”
曹阳轻轻嗯了一声,继续看着地图,脑海中千头万绪,又搜肠刮肚。
他在回忆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古代帝王与名将们都是如何指挥攻坚战的。
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张巡。
七千对十八万,坚守数月,城中百姓空空,即便最后依旧战败,但却为唐朝守住了复兴的希望。
没有系统,没有武魂,但他忽然意识到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就是自己最强的金手指。
即便自己只是耳濡目染的知道了些皮毛的毛尖尖,也足够用了。
只因大周这片土地上的历代王朝全部都加起来,也才不到两千年。
焉能与我华夏试高低?
......
瞬间就想到年羹尧,与十四爷胤...忘了胤什么了,总之他们在西征准葛尔部时,大体就是这样的局面。
十四爷先是恶意控制粮草,逼得前线那个不知叫什么的将军战败,而后在四爷和邬思道的一通骚操作下。
年羹尧任陕甘总督,十四爷任大将军王西征,这才有了胜利的基础。
曹阳抬头问道:“咱们的粮草由谁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