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用了?我给你的邮件你应该看过了吧,那就去找找那个林辰吧,他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看到这里,我马上回拨过去。这次因为及时对方的电话还没有关机,电话里传来”嘟嘟“的铃声,我焦急地等待着对方接电话。终于电话接通了,但是没有传来习惯性的”喂“的问候声,而是听见有一点嘈杂声。我没有说话,对方也没有说话,整整十秒钟就这样僵持着。最后还是我打破了僵局。
”你到底是谁?我知道你想帮我,但是我不喜欢别人偷偷摸摸,我们出来见一面可以吗“对方没有回答。
”你这样鬼鬼祟祟的不算是什么君子作为,怎么样,我们见面谈吧,我们做个交易。“正说到这里,电话里传来一阵响动”静安寺站到了“,然后电话就被挂掉了。我放下电话,原来这个人在地铁上。
中午我匆忙吃了一点东西而后开始收拾准备出去。我把一些饮水和食物放进车里,顺手又拿了一张上海市区地图,似乎我已经有预感要找这个林辰只怕是要花很多功夫。临走的时候我又折回书房拿了一支换好了新电池的录音笔,又走进卧室换了身厚衣服。外面的上海已经是冬天了。
上海不愧是国际大都市,只要在这个城市生活过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就算你是在这里待了很长时间,那怕你是出生在这里,很多路你同样还是不认识。我按照地图的指引花了好长的时间才找到了邮件上说的林辰住的地址。
这里是一片大型的旧住宅区,格局和外貌与整个大上海的格局显得格格不入。我把车停在一个弄堂口而后锁好车向里面走去。看得出来,住在这里的人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们的生活环境让我想到了老上海经常说的一句话”下只角“。大约5分钟以后,我停在了一间旧房子的门口,斑驳的大门两边贴着早已看不见红色的对联;旁边两扇老式的窗户上也是一片灰尘。看到这些我不得不怀疑这里还会不会有人住!!
我敲了敲门,没有人回应,于是不甘心地又继续敲了起来。结果没把林辰敲出来反而惊扰了旁边的一个老妇女。”你找谁啊?“这个年逾60的老太太操着一口的上海话问道。
”我找住这里的年轻人,叫林辰对不对?“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哦,你说那个男人啊,昨天走了。“老妇女冷冷地回道。
”昨天搬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