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封的都比较高。
梁山之人在赤壁立下大功,封赏也很重。
他从鄱阳带出来的人,则由于境界不足,基本上都是苦劳,所以只有赵康一人封侯,其馀最高是伯爵,大多数是封的武勋,便不一一赘述。
这二十八星宿,是许文才提出来的建议,空缺出来的位置,则是给其馀人一个激励,日后再立功勋,也可以增补。
在云台二十八楼外,白玉广场中央,陈三石新立一碑,将其命名为一一英魂碑。
此碑高达百馀丈。
乃是他游遍山水,从山体之内挖出的通天巨石,耸立在大明宫的后方,形同一道天柱,一道支撑着大汉朝廷的天柱。
在英魂碑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一个个的名字,从陈三石在鄱阳参军开始,跟着他身边战死的,所有同袍弟兄的名字,没有一个遗漏。
从当初在鄱阳长城外的夏大志丶李二牛,再到死在水混战中的方不平—
不论官职丶境界高低,全部留在此处只要大汉还存在一天,世人就会记住他们的名字。
大汉的将士,再也不用担心战死沙场之后变成孤魂野鬼,他们都永远有安息之地,永远有人祭奠。
陈三石重修文庙,将四师兄房青云列入文庙十哲之一,追赐云为关内侯,谥曰靖侯,以王礼葬于落凤坡。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行政机构。
只依靠皇帝一个人,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陈三石保留了前朝大部分的机构。
然后,他任命赵康为锦衣卫指挥使,挑选鄱阳活到现在的精锐纳入其中,然后对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一一进行审查。
前内阁首辅严良严家,满门抄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