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者的层层内心,展现出区别于大众熟知的另一面。”周导当初就是这样说服关琛拍摄《独居生活》的。
《俯瞰自己的鹰》里,关琛看到了布日固德的另一面。
家乡经济衰败,生活秩序开始动荡,小伙伴们日子惨淡,在寻求解决办法。布日固德自认能帮上忙,于是决定拿出大半积蓄,几家人凑一起做点生意,算是庇护住了亲朋邻里。但消息一经传开,找他帮忙的人像有丝分裂一样,源源不断地涌现。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布日固德把问题揽了下来,大把的钱投出去开店,已经不求收益了,只求少亏一点,撑到政府想出政策,找出更多的工作份额。
关琛摇头,觉得布日固德还是天真。
钱这种东西,救急不救穷。布日固德也不说“借钱”对方,而是他出钱,对方出力,合伙做个生意,这种粗糙的投资行为,几乎是把失败的风险全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刚开始对方固然感恩,但时间一久,怀着什么想法就说不准了,很考验人性。
至于布日固德对上位者的期盼,就更显单纯了。倒不是说政府靠不住,只是在蒙地这种偏远的县城,权力关系并非全由政府主动。
在这种资源产出型县城,矿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颇为微妙。互相依赖,也互相较劲。
煤矿资源不同于其他矿产,没有高门槛、高资本、高技术的精炼环节,不受精炼厂制衡,直接对接广大终端用户,因此利益会比其他资源产出大得多,煤老板话语权变大,和地方的利益冲突也就更大。小小的县城,经常上演我把你的执法部门腐蚀,又或者你把我变成手套的戏码。如果出现垄断型、寡头型的民营煤企出现,拉着钢铁集团和电力集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价,那在当地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
眼下矿快挖没了,企业和政府是互助的。一个矿即便枯竭了,也仍有价值。以前粗放的采矿方式,产生了很多浪费,现在重新用先进的技术把尾矿重新提炼一遍,短短几年,也还能赚不少钱。所以企业依旧需要情绪稳定的工人和舒适的经商环境,政府也需要稳定的经济以及调走的时间。
于是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