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了,还能学会书法吗?”他说:“比你更大年纪的人都可以学,不难的,关键在于坚持。笔我有,给你一支,墨你用我的,就是要买格子本子。”我果然就买了格子本跟他学起来。我会问很多东西,他给我讲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东坡、米芾、怀素等许多书法大家的故事。
杨先生说“你知道王羲之是书圣,他的兰亭序很出名。但你知道草圣是谁吗?”我说:“这你就别考我了,我对书法了解不深,是不是怀素?”杨先生说:“真正的草圣是张旭。最早是东汉的张芝创造了草书,叫‘今草’。也被后人叫过草圣。王羲之、王献之草书都受他影响,后来唐代的书法家张旭从他们书法中汲取营养,推陈出新,创造了狂草,他对后人影响更大,怀素都受他影响,所以他是真正的草圣。他的笔迹‘伏如虎卧、起如龙舞,顿如山峙,挫如流泉’。”杨先生讲起历史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听得是津津有味,他对古代历史了解甚多,尤其是明清两代历史。教学上遇到文言文的问题,我也会求教于他,他也会孜孜不倦地教导,把来龙去脉讲个明白,他的知识博大精深,我望尘莫及。他也喜欢我的钻研精神,反思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一章 书法大师杨先生 (第2/2页)
他的语文课我也去听,他爱旁征博引,对一些字的来历,刨根溯源,对一些词语,会讲一出故事来。听他语文课,有一半是历史课。如果他早点来,我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下课回到办公室,他会征询我听课的意见,我会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不是专业的教师,可能上课有点散,但我最后会总结重点,不会跑远的。”他的备课本,一行行文字间,穿插很多补充,涂涂改改的地方也不少,就像一个草稿。他说:“每次上完课,自己都会觉得有些遗漏,下次讲补充上去,也有一些地方讲多了,应该减少一点。”他上课是认真负责的,他说:“做一行爱一行,既来之则安之。”
我在他的影响下,对教材的研究就更深入了,也渐渐喜欢教师这个行业。我感觉到从不喜欢到喜欢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人发挥影响与引领的作用,这个人引起了你对某个领域的浓厚兴趣,这浓厚的兴趣最终转变成喜爱,爱不释手,寻寻觅觅、朝思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