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上落浇头,一听苏瑜找她忙给其他人交待了几句就出了门。
苗二姐今年二十三岁了,有过一个未婚夫不想成亲前死了,她便立誓再不嫁了。她头上绾了个斜环发髻,编了条小辫在右边耳畔。衣裳收拾得很干净,只是常年在厨下活动,身上难免沾了些油烟味儿。
“姑娘,你找我?”一进门,苗二姐爽人快语。
“想给你找个事做呢。”
……
苏瑜要进城,他又不能拒绝。
他不想当个不听话的孩子惹苏瑜讨厌。
苏瑜带阿晗进城的确是藏着私心的,这段时日的相处她发现阿晗用饭食茶,看书练字都十分讲究有礼,这可不是普通人家一时半会儿能沉甸下来的规矩,定是有人好好教授过。
这样讲究的人家可不会轻易把孩子丢弃,定是有什么原因不宜大张其鼓寻找。她带人进城,是希望他的家人能早点找到他,否则他的家人得有多担心?
刘大户家有专门从巴蜀进花椒的渠道,因着倒春寒又碰到阴雨连绵,到达上河上的花椒需尽快晾干,否则捂得久了就要生霉烂掉。
县老爷寿前三日,城里做南北货的刘大户家库房里进了贼,只是这贼什么也没偷,而是往那些簸箕架上的簸箕里洒水,本已晾干的花椒立即湿漉漉,若无大太阳曝晒,铁定是要生霉子了。
到了县老爷宴请宾客那日,梧桐山庄鸟语花香,远山上的树海格外的荫翠碧绿,望之无不透着生机。只是苏瑜没多少心思静静赏景,收回目光看向正给阿晗穿衣打扮的夏莲身上。
“你这手艺能去锦绣坊讨口饭吃,月钱拿得定比在我这儿多。”
夏莲忙道:“不去不去,姑娘在这里,奴婢哪儿也不去。”
“阿娘,我要吃桂花糕。”
“阿娘,我的鞋脏了。”
“阿娘,我渴了。”
“阿娘,我写了千字文。”
“阿娘别哭,昭姐儿听话。”
袁嬷嬷牵着腰背笔直的阿晗走在前头,苏瑜在其后想着他还是太过削瘦,若是再胖些就好了。
上了马车,阿晗一直挨着苏瑜坐,生怕她离开自己。
袁嬷嬷瞧着满腹心酸,姑娘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