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乘风破浪》的报道掀起了高潮,无论是省上、市里、还是其他地方,都对苏家村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
一时间无数人打电话前来询问,有下订单的,也有交流成功经验的,更有甚者,宋桑桑和董成茂收到了好多知青写的信,有好奇,有赞扬,有迷茫,苏家村火了。
而董成茂最关心的设备问题也终于解决了,市政府出面联系了销售设备的外商,并且提供一部分贷款,苏记作坊这次算是彻底能变身工厂,苏家村也能出工人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董成茂心道,就等这个问题了,
“未来,肯定是想将苏记发展壮大,具体大到什么程度,就得看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了.....”
“若是说现阶段有什么样的问题,确实是有个大难题,我们苏记想变成食品厂,现阶段已经解决了场地、人员等等问题,但限于政府对于食品厂有资质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大型的流水线设备,目前苏家村碍于资金和人脉,只能搞到一些其他厂淘汰的设备,所以舅舅不能申办工厂成功....”
宋桑桑又补充道:“我们村的蘑菇产业也需要帮助,今年不止我们存和隔壁村种蘑菇,又多加了几个村,我们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蘑菇村,但苏记现阶段吃不下所有产量,害的在寻找销售渠道,或者有其他的食品厂也可以来我们这里采购”
最后聊到三个人都饥肠辘辘,这才作罢,村长苏强国在家左等右等没人来,直接自己过来叫人,
“林记者,真是辛苦你了,去我家吃个便饭,你也尝尝看我们苏家村的蘑菇怎么样?”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林怡也不矫情,爽快的答应下来。
等林怡回到省里,第一件事就是憋在房间里把自己所见所想通通写了下来,写完自己又删删减减,字斟句酌,最后才提交给主编一份满意的采访稿,其他同事还不以为然,
主编一开始也这么觉得,一个小村子的小打小闹,如何能登大雅之堂,但等到注意力真正的落在稿件上时,才意识这是多么有价值的宣传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