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量,刘坚却已经因为她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而惊诧不已:“女郎此话当真?果真能炼出强度更高的钢吗?”
“自然可以。”郗归开始给他画大饼,“我那天不是说了吗?我能制出比那把匕首更好的兵器。不过木炭冶铁,温度究竟有限,若能遣人去宁州换来煤矿石的话,我还能制出更好的钢。”
用煤代替木炭做材料,可以使熔炉内的温度更高。
如此,就不必以泥封炉,工匠也得以用火钳夹住开始熔化的生铁板左右移动,还能翻动等待浇淋的熟铁。
郗家在京口的这一股势力,这些年在郗岑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分布得很散。
如此大隐隐于民的代价之一,就是难免出现了些尸位素餐的人。
这些人拿着粮米,天高皇帝远地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从前郗声在京口做官时,大多数人还感念郗家的恩德。
后来桓阳薨逝,郗岑退出中枢,这种现象便多了不少——有人觉得,郗家眼看就要没落,这银粮不知哪天就没有了,不如趁机多贪一点。
煤铁珍贵而不易得,怎会有人轻易让出?
更何况,这可是触犯律例的重罪啊。
“会有的。”郗归把玩着手里一枚小小的铁钱,恍若不在意地说道,“只要我们能制出真正的好钢。”
刘坚不说话了,他仍然对造出精钢之事有所怀疑——倘若真有这样的法子,郎君在世时为何不用?
只是他眼下毕竟以郗归为主,所以努力按捺住了心中的怀疑,摆出一副愿闻其详的虚心之状。
郗归对此感到气愤吗?
有一些。
毕竟,郗家三代人,从未亏待过他们。
但这气愤并不多。
毕竟,人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连郗途这样的骨肉至亲都能倒向别人。
“此事关系重大,必得要极信得过的人。你且去找些铁匠,不拘是本地人、流民,还是渡江后失了生计的铁匠,只要和其他势力没有牵扯,都可以买回来。”
说到这里,郗归直直看向刘坚:“记住,我要签死契。钱可以多给,但签了之后,这些人就跟原本的家人没有丝毫关系了。我要让他们避世而居,不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