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反复拉锯,不至于一败涂地。
而如果是自己,宋和想,如果我拥有这样多的兵马,那我一定要长驱直入,横扫建康,那些世家若是不服,我便杀了他们!
郗归看了眼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宋和,打断了他的想象:“更何况,即便在战场上,武器也绝非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宋和悬着的心放下了些:“在下听说,您已经下令,让刘坚等人以令行禁止为目标,在军中加强训练。”
“没错。”郗归点了点头,“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支军队不能听我号令,那么,他就算再骁勇善战,也不过是一把尖刀,可能会刺向敌人,也可能会刺向我,甚至刺向无辜的平民。清和,我叫你来,是想要你用我的方式,真正赋予这支军队灵魂,让他们像数十年前祖父麾下的将士一样,真正成为高平郗氏的军队。”
第44章 参军
“灵魂?您的方式?”宋和再次看向郗归,“可是,这本来就是高平郗氏的军队啊。”
宋和十分不解,刘坚等人是郗司空北府旧部后人,一直受高平郗氏接济,对他们而言,服从于高平郗氏,应该是自小就明白的道理。
郗归闭了闭眼,接着说道:“一切的事情,一切的战斗行为,都是要靠人来落实的。而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有自己的意识。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做出反应、回答和选择,贩夫走卒也不例外。这种能力,我们姑且称之为能动性。在战争中,人会强烈地展示出能动性的特点。这就是我之所以说人比武器更重要的原因。”
她没有继续解释这个对宋和而言太过陌生的词汇,而是问了他几个问题:“长勺之战,鲁国何以以弱胜强?越王勾践剑如此锋利,越国为何还是会为楚王所灭?还有,你跟在阿兄身边多年,一定不会对谢亿北征之事感到陌生。谢亿身为西中郎将,背靠陈郡谢氏,却险些落了个身死兵败的下场。清和可知,这是因为什么?”
宋和郑重地答道:“长勺之战,曹刿献计,鲁国因而以弱胜强;越国兵器虽善,然三弑其君,终于自取灭亡。”
他一面回答着,一面隐约感受到了郗归所谓“人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的涵义。
宋和有些感叹,进而回过神来,继续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为将者,理应与士兵同甘共苦,才能真正为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