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田亩,蔚然成风,若是这些种田的部曲全部登记造册,那可要多缴不少税款。
更何况,谁都不知道江北战场最终是个什么情形,大家都不想派自己的部曲上战场,是以干脆一直瞒报自家部曲的数量。
“江左如今内忧外患,实在不宜多生事端。”谢瑾平静地开口,面上并无喜怒之色。
郗归冷眼瞧过去:“那圣人呢?他怎么说?”
“圣人见好就收,不愿一次开罪太多世家,便揭过了此事。”
“果然。”郗归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南渡之初,王室多故,元帝再无能,也能做到恭俭推让,尽力调和朝野间的矛盾,于动乱中保全江表。可当今圣人呢?”
第83章 忧恐
郗归从未埋怨过褚太后。
毕竟,郗珮作为郗岑的亲姑母,享受了郗岑带来的诸多利益,却还是在郗岑落败后与之划清界限,更遑论褚太后这样的苦主呢?
她能够在成为太后之后,始终约束家人,不为褚氏求官,已经是难得的好人了。
郗归只是觉得感慨,褚太后这样冷静,这样聪慧,这样识大体,却偏偏只是个无心政事的太后娘娘。
倘若圣人有褚太后这般的品质,江左的局面会好很多。
谢瑾没有说话, 郗归一字一顿地说道:“忌惮谢氏,阴谋加害,却根本没有相应的能力,只能继续依靠你;无兵可用, 求助北府, 却又听信谗言, 不愿北府扩充兵员;仇恨世家,想要解决世家多蓄部曲的问题, 却毫无胆量, 生怕被世家记恨。”
她看向谢瑾:“你说, 这样的皇帝,怎么能令人效忠呢?”
对于今上的品质和能力,谢瑾比郗归清楚得多。
可若想免于桓阳篡国的动荡, 唯有扶持正统这一条路可走。
先帝只有两个儿子, 无论是论嫡还是论长, 谢瑾都只能扶持今上继位,他别无选择。
想到这里,郗归抬眼问道:“褚氏开口之后呢?迁徙流民一事,到底是如何定的?”
“温、王两家开口后,世家纷纷响应,总共捐了一万三千两百副藤甲,舍了七百二十三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