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让使者给谢蕴带了信,请她务必做好防护,近日不要出城,并想办法劝说王定之维护城内安定,适当组织布施以抚民心。
秦淮河南塘诸舫,不知藏着多少原本的兵员差役。
谢瑾虽痛心疾首,可却从来不去搜捕。
吴地千百个世族子弟,也只出了一个崇尚法家的顾信。
这样的人终究难得,至于谢瑾,郗归想,他原本就是与我不同的人,又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上虞之事,她殷殷嘱咐,谢瑾也不是不重视,可最终还是搞砸了。
至于台城和三吴,目前都只能尽力兼顾,无法重拳出击。
好在台城有谢瑾和温述,三吴也有顾信和商户们,希望一切都不会太过糟糕。
郗归诚恳地期盼这场大雪不会带给三吴太多动乱,可世事总难尽如人意。
傍晚时分,大雨终于落下。
雷声隆隆作响,在极靠近地面的地方炸开,仿佛昭示着噩运的降临。
豫州市马之事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谢瑾这几日亲自去了九江,与桓氏签订有关大批市马交易的文书,并不在建康城内。
郗归派人急赴江州,寻谢瑾回建康,以免三吴生乱之后,台城气急败坏,胡乱决策。
“终究是受制于人啊。”使者离开后,郗归轻叹一声,倚在了凭枕上。
她不是不想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朝堂势力,可她现在还不能这样做。
北府军太引人注目了,她要想方设法,为之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物资。
暴风骤雨之中,琅琊王入宫觐见。
没过多久,台城就传出圣谕,召百官入宫议事。
郗归听到消息,连忙令人冒雨夜渡,打探清楚。
三个多时辰后,使者带回了温述的手书。
为此,她不能四面出击,不能树敌太多。
江左内忧外患,形势如此复杂,可她却没有足够多的人马、金钱和粮米。
为了北府军的发展,为了将徐州牢牢掌控在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