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熊熊的火焰烧过了城门,叛军喊打喊杀地冲向内城时,王定之才面色惨白地离开了靖室,慌忙地派出城中守军拖延时间,自己则召集部曲,想要弃城而逃。
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抵抗还是逃命,都早已无济于事。
贼兵冲进街巷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于一众人群之中,当先斩杀了锦衣华服的王定之。
谢蕴情知必死,抽刀出门,手刃数人,而后不幸罹难。
后来叛乱虽被扑灭,孙安也被斩杀,可风波却迟迟未平,朝廷用了好几个月,才压下了各地接连发生的反抗之举。
此事当年株连甚广,谁都没有想到,孙安之侄孙志并未死在清剿中,而是金蝉脱壳,逃去了海岛。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孙志不仅没死,还一直暗中插手五斗米教在三吴地区的民间活动,有一批人数不少的信徒。
孙志出身没落世族,对政治并非全然不懂,又因叔父的缘故,极善揣摩人心,发动信徒。
他瞧准了四月飞雪和征发乐属的时机,眼光毒辣地选取了此前风波鼎沸的上虞县,很快便凭借着百姓们心中的不安、惶恐与仇恨,纠集出了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杀了上虞县令与县中的世族子弟,抢了世族家中的粮米,又一把火烧了县衙,直奔会稽城门而去。
后世史臣记载此事,曰:太昌四年四月初三,吴地大雪,阴气盛也。琅琊王上疏言三吴世族之罪,帝乃诏发三吴诸郡免奴为客者,移至京师,以充军役,号曰“乐属”。令初下,群情震动。初四,诸县苦发乐属,枉滥者众,孙志乃纠集教徒,乘衅为乱,陷会稽,杀内史王定之及其妻谢氏。京房《易传》曰:“夏雪,戒臣为乱。”此其乱之应也。1
郗归听闻此事的时候,是在建康城中,郗氏西府的一方小院中。
此时已是初五下午。
昨天夜里,郗府部曲星夜兼程,赶去会稽接人,没想到却撞上了孙志叛军攻城之事。
谢蕴自知无处可逃,索性集合了所有能够指挥的护卫,让他们跟着郗氏部曲,保护郗如和几个孩子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