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她又不是会稽内史,这些事情与她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要由她来付出代价?”
“因为是她一步步地推着王定之坐上了这个他原本不配拥有的位置,因为王定之对她从来都惟命是从,更因为在下民们的眼里,她享受了作为内史夫人的一切,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管她究竟是不是无辜。”郗归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阿如,我当然同情你的姨母,我可以与你一道哀伤,可以陪你为她流泪。可是阿如,动乱之下,可怜的绝非零星的几个人。你若要恨,便该去恨真正的罪魁祸首,恨造成这一切的人,而不是去恨那些被裹挟的可怜下民。”
她摸了摸郗如的发顶,平静地问道:“杀光他们,然后将整个三吴都变作空城,让建康再也无法得到来自三吴的粮米供应吗?真到了那样的时候,你我吃什么,穿什么,又要靠着什么来抵御胡虏?”
郗如被问得哑口无言,她知道郗归说得有理,可却仍是不甘心。
郗归摇晃着手中的茶盏,不忍地回顾道。
“是台城先颁下征发乐属的诏书,所以才引发了三吴世族和平民的不满。”
“官吏无道,勾连世族,强行征发本来未在名册上的自耕农为乐属,以至于走投无路的自耕农,不得不举起农具,奋起反抗。”
郗如缓缓摇头:“那些杀了人的暴民,难道就可以逍遥法外吗?”
郗归郑重地看向郗如:“首恶必除。除此之外,若有趁机作乱的,滥杀无辜的,也会一并枭首,以儆效尤。”
既然台城上下都已经决定将平叛的重任甩给北府军,那么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无法阻止这一事实——平叛的章程,将出自郗归之手。
动乱之后,顾信仓促写就的第二封信已经送到了郗归手中。
郗归很清楚,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庶民起义。
郗归放下车帘,等候着温述的出现。
郗如静静地靠在郗归身上,不再开口。
直到远远驶来了一艘大船,带来了一阵又一阵的喧阗声,她的眼珠才重新动了动。
郗归微微侧首,看向窗外。
机灵的仆役过去打听,不一会儿便回到车外禀报:“回女郎,那是一艘来自吴郡的商船,船上是陆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