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听说桓元来了。阿回,你已经带领北府军,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事到如今,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要走偏了路啊。”
郗声的目光有些忧伤:“人人都有自己的路,嘉宾他、究竟已经过世了,你有自己的路要走,不要总想着去实现他的愿望。”
对郗声而言,承认郗岑的去世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
是, 相比起桓元那不自知的傲慢, 谢瑾尊重她,爱重她,他们可以平等地交换意见, 他们交谈辩论之时, 彼此间从未有过那种面对其他人时的严重壁垒。
可这又如何?
即便如此, 他们之间仍旧隔着一条又一条的深阔鸿沟。
巍峨的台城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任谁也不能忽视掉它的身影。
谢瑾或许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与司马氏之间的君臣情谊, 不能忘记他为人臣子的本分, 更不能忘记, 陈郡谢氏是经历了多少困难、多少努力,才获得了如今的地位。
出于这样的考虑,郗声斟酌着说道:“我听仆役们说,你这次回建康,既没有去谢家,也没和谢瑾见上一面。”
“阿回,过去的事情终究已经过去了,那些恩恩怨怨,就让它们与嘉宾一道归于尘土吧。”
“征发乐属之事,本系圣人一意孤行,司马氏到底占着个天子的名头。先帝那样好脾气的一个人,当他要保全新蔡王时,连桓阳都无可奈何,不得不退了一步。此次征发乐属,本来就怪不得谢瑾,更何况他当时还远在江州。”
“阿回,你不要怨他,不要为了这些事情,平白坏了你们夫妻间的情分。”
郗声自己都无法相信,有朝一日,他竟然会帮谢瑾说话。
而郗归也会永远记得郗岑的败亡,记得先帝的诏令是怎样地一改再改,记得谢瑾与王平之是怎样用那一套冠冕堂皇的话术,彻底说服桓阳退兵西归。
时间也许能洗刷一切。
或许郗岑这道横亘在二人之间的旧伤疤, 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淡, 可司马氏却是活生生的不容忽视的存在。
它不是一个可以悼念的对象,它是切实存在的阻碍, 是与郗归对立的选择,是她终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