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道,“我不跟你争,算纺织厂的,住在招待所,吃喝在纺织厂领导干部先进工人的小灶。”
“本来就是考察纺织厂的,知道多少人吗?五十六人!还余出了十四人待定!这么多人呆上十天八天的,吃喝都得高标准,这是一点儿钱吗?”
“纺织厂出,你是领导,你说怎么招待就怎么招待。”
“就按照你说的来吧,县里食堂还真拿不出手。”
“点我呢?领导?这样,县政府的食堂给我们,按照你们现有的标准,这钱算成补贴,我们再贴一部分,提高一下伙食标准,也找大师傅好好做一做。领导干部得吃好,不吃好怎么为人民服务?”
“你这就是典型的腐败思想。”
“你就说要不要吧?”
“肯定要啊,今天就办,明天就开始。你放心啊王言,这个钱肯定一分都不差你们的。”
徐县长也是实用主义的,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他当然也知道,是因为他放了太多的权限给纺织厂,并且两人相处、配合的都很好,王言这才支持他的,属于投桃报李。
毕竟县里的领导干部,对于纺织厂的领导干部甚至是职工的待遇,颇有一些微词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是不平衡。这队伍带起来,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也是纺织厂的局面更好了,拿一些余钱改善一下县里的领导干部的待遇,这个好肯定是记在他徐县长头上的,其次当然就是王言了。
其实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逢年过节都是有收到过纺织厂送的礼的。是纺织厂集体采购,统一赠送,谁也说不出什么。
现在的纺织厂正经是盘根错节,有的县里的领导干部,就是纺织厂干部的家属,有的安排了远房的什么亲戚,安排了农村的亲戚,本地的领导干部基本都绑到一块了。
眼见王言没什么表示,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徐县长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儿,广交会那边下个月就开始了,咱们的织机有名额,你抓紧安排厂领导带队,运两台机器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