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要他去各个学生家里报个信儿,这两日学堂停课,然后同赵丰年打了个招呼,就拿了银钱出门。
高福生也是个做事麻利的,这么两刻钟的功夫,就聚了五六个人,都是前些日子在码头帮工的熟面孔,浩浩荡荡赶着牛车到了赵家门外。
“哦?”高福生放下手里的独轮车,问道,“我这大老粗不识字,但是有把子力气,孩子她娘也是个手巧的,赵娘子不嫌弃我们就好,有事尽管说。”
“高大哥客气了,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几日变天儿,夜里冷得很,我家掌柜的染了风寒,我就想在家里盘铺炕,冬日时也好过些。”
高福生听得这事,摆手笑道,“我出力干活还成,那炕弯弯曲曲,当日就没看明白,不如让前院赵老二…”他说到这里,想起刚才瑞雪就是从前院赵家回来,又一副眉头紧皱,面带愠色的样子,难道…
翠娘也是个心思通透的,张口就问道,“可是那赵老二不肯帮忙?”
瑞雪勉强一笑,“赵家接了不少活计,不好推脱,暂时没有空闲。”
瑞雪笑着与众人打了招呼,简单说了说要求,就嘱咐二壮和三丫头好好听哥哥的话,回来给他们带好吃食,然后与翠娘坐上牛车,由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后生赶着,一起进城去。
翠娘为人健谈又热情,倒与张嫂子的性情差不多,一路上说着村里的家长里短,周围几村的传言,甚至还打趣赶车的二全是否看中了村里的哪个闺女,羞得腼腆的二全差点把头埋到裤裆里。
瑞雪被她这么一闹,在赵家积下的那点闲气也就彻底散了,进得城中直奔肉铺,买了十斤猪肉、二十斤骨头,两斤羊肉,让二全搬到车上,又领着翠娘进了布庄,她也没有做过棉被及夹袄等物,就彻底听从翠娘的建议,买了二十斤棉花,一匹白绢,两匹蓝底素纹的棉布,又在街上兜兜转转,买了些小吃食和调料,这才急忙赶回村去。
赵家院子门前,众人正干的热火朝天,用大竹筐挑土的,掺稻草的,和泥的,脱坯的,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大壮和黑子领着各自家里年幼的弟妹,站在一旁瞧热闹,不时帮忙递递工具,倒碗水,高福生虽然不识字,平日却最爱听自家儿子背书,今日人多,难得要显摆一二,就喊了儿子道,“黑子,给爹背段那个《论语》,要听三个人走路的那段。”
翠娘恼怒的挑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