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江力认为需要用的人身上,因为江力提申请时说明了想要给父母用。
这是好东西,一组就是一个胶囊,一个胶囊里有一台主机和数万个微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虽然没有达到纳米级别,但也小到足够透过毛细血管进入人体细胞里。
可是如果去翻字典,就会发觉竟然找不到“当”加口字旁的字,只有繁体的“噹”,这就和记忆完全违背了。
这就是习惯性记忆,或者说叫伪记忆,因此,只需要在所有官方或者正式文件中都植入羽林地面看护员中曾经有一个人叫江力,然后再在某些看似无关的信息里面提上一句两句就行。
再之后就简单了,当有人质疑的时候,只需要告诉他,你那是伪记忆就成,听到的人自然开始不信邪,会去各种翻找证据,就如同第一次听说“叮当”这个字的当字没有口字旁的人会尝试找各种证据证明当字有口字旁一样。
然后各种文件各种资料表明,曾经有一名羽林地面看护员就叫江力。那即便不信也得信了。
这种工作在蓝星比较难,纸质载体的存在,导致要润物无声的改一个事件需要很长时间,得等到几乎所有实物载体都消失了才能达到目的。
不管它了,下次搞配方回去自己酿。
又一次被传送到乳白色的小空间里头。
“空间折叠准备,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读取乘客信息,检测到乘客储存的共生低等生物群,与乘客目的地共生生物群一致,准备进行替换。”
微型机器人以人体热量为能量来源,先找到人体内最原始的细胞,读取细胞内遗传信息后,由主机根据收集到的各个微型机器人汇总来的人体各器官目前状态做出诊断。能修复的修复,能恢复的恢复。
当然效果不可能有江力当初刚来天河翼时享受的整个人浸没的修复好。浸没修复是修复到好为止,这个胶囊从吞服到排出体外只有十来个小时的时间,而人体细胞有数十万亿个,靠数万个微型机器人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细胞的修复,只能选择最严重的修复。
甚至可能都不用十来个小时,微型机器人就可能因为工作量太大,磨损过大而提前达到使用寿命。
微型机器人通常和江力得到得两瓶水结合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