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温暖,搞了个人造太阳上天。
这就是人为干预。
生态脆弱不光表现在物种稀少这一方面。
也表现在耐受极端气候的生物缺失上。
现在的天河翼生态就是温室里培养着的小花朵。
不需要其他外在因素,只需要哪天人造太阳出了故障。
只要是生物,都不可避免的具有趋向于更适宜的环境的心态。
人的舒适温度在18℃~26℃左右,也会因人而异。
不过绝大部分都处于这个区间之内就是。
既然都有人造太阳了,天河人自然就把人造太阳的高度定在了让地面上正好处于舒适区间的位置。
然而舒适是舒适了,对天河翼地面的植物就未必是好事。
没错。人类的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类追求享受而推动的。
因为不想走路,所以发明了牛车马车。
因为嫌弃牛车马车走得慢,所以发明汽车火车。
然后嫌弃火车汽车慢,发明了飞机。
然后想上天找神仙求长生不老,所以发明了火箭。
要么人造太阳熄灭或者暗淡下来,要么人造太阳突然来个大爆发。
天河翼地面上的生物就姜面临灭顶之灾,因为它们都没有耐受高温或者低温的能力。
或者说,它们曾经有耐受高低温的能力,但在长久的恒温状态下这些能力已经退化。
不要以为拥有高级文明的天河人不知道这些。
以蓝星人为例。
……
而对于航天器来说,保持一定范围内的恒温恒湿恰恰是最节约的方式。
严格意义上,天河翼二也算是天河人的航天器,星星级别的航天器。
同理,蓝星也是蓝星人的航天器,蓝星人也在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着能控制蓝星的气候,最好是能恒温恒湿。
然则,都是当局者迷。
蓝星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么?知道!
但你看不管是胖哒空间站还是国际空间站,里面都是恒温恒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