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绩手中的那十几万大唐军士相比,李承乾觉得自己手中的那几千侍从就是盘儿菜,只要自己所做之事败露”李绩心念一动,整个太子营盘也就会随之陷入危局。这也是李承乾为什么一直谨小慎微,身为一个太子甚至连捉拿一个小小的偏将都要千方百计不惜栽赃陷害的原因所在。
李绩对自己虽然也算恭敬”这一路行来也算是从未失过礼数,每有重大决策也必会事先通禀知会”极尽所能给他这个随行太子创造可以赚取军功的诸般条件。
但是李承乾自己心里清楚,李绩外表虽然恭敬,行事也算得上精细,但是他的忠心却一直都在长安,在父皇那里。李绩这一路的恭顺表现,除了是因为自己贵为东宫太子外,更重要的还是母后及房玄龄面子和嘱托。
李承乾可以肯定,李绩对自己当是也有戒心,虽然公孙贺兰所派两个密探不走出于李绩的授意,但是李承乾知道,这种事情,身为一军主帅”李绩不可能会全不知晓,他的不制止和不作为,就已经完完全全地表明了他的立场。
更何况,便是李绩对自己没有戒心,李承乾也不认为李绩能够容忍得了他现在所做的事情,通敌叛国,将己方将士送交至敌方的屠刀之下,有时候,便是李承乾自己也不能完全原谅自己,但是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妻儿报仇,为了诛杀那些自己便是做了皇帝也不能立即诛杀的长孙”无忌与程咬金他们,李承乾不得不挺而走险”与自己的前岳父合作。
当然,这里面也不乏有他不得父皇信任”不得群臣拥护,纵使有再多军功也是登基无望的原因,总之李承乾相信”有候君集的十几万大军在外虎视,有他这个可以接触到所有战策机密的随军太子在内策应”再加上这十几年来李承乾在朝中所积累下的那些势力,他们并非没有能够一路打到长安城的可能。
毕竟大唐现在的军需也不富裕,境内各州郡所驻守的将士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装强干”只要候君集的兵马能够攻破玉门关,而后再效仿当年侵入大唐的突厥部落”在关内抢夺物质,以战养战,不说久,只要能拖上个一年半载,就未必不会再如当年领利与大唐所签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