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勉力坚守了数日,城中上下期盼的,从其他城镇驰援而来的勤王之师,终于抵达城外。
事实证明,虽然尧勒瓦斯继位时间短暂,但他上台后支持伊斯兰的白山派,打压黑山派,故而还是有不少出于宗教原因,愿意拥护的白山派教徒武装前来驰援。
这大概是从南疆尚未沦陷的各城镇中抽调而出的青壮,合计三万余众,看起来颇有气势,列阵于围城的准噶尔大军东侧,企图解叶尔羌城之围。
尤其是白山派象征着自己信仰的白色头巾标识,在戈壁当中尤为显眼,满山满谷,令被鼓舞,重新站上城头的尧勒瓦斯激动万分,让臣属于城墙上立起十数面大鼓,为援军助威。
同时下令,让城中仅剩的一万两千多士卒随时准备出击。
尧勒瓦斯并不傻,他知道,虽然大明足够强大,沈平鸿既然答应了引明军来援,就算不能击败准噶尔,保全叶尔羌应该也是大概率事件。
但他也知道,这些汉人不是来做慈善的
之前漠南的事情,距离叶尔羌也不远,他也略有耳闻,如果自己能够在明军来援之前,就自行依靠叶尔羌的实力,击退准噶尔,最起码能够避免沦为汉人树立的傀儡。
可惜,现实并不会这样如愿
此时的准噶尔虽然称不上后世康熙、雍正年间,那种横跨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全盛时期,但已经处在上升期,虽然只有数万骑兵,但战力已然不下当初的满蒙八旗。
尤其是在逃亡西域的阿济格、满达海等人带来的技术升级以后,更是如虎添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些满洲人教会了他们如何铸造火炮,如何锻造甲胄与兵器,以及更重要的,让他们了解了明军到底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