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的生平,而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片头。
其实沈忆宸很清楚自己诗词水平,也不太想做一个文抄公,所以一直避让推脱,但奈何对方实在咄咄逼人。
没办法,身为接受现代教育的人,与古人去比诗词,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但这个世界规则不可能随自己改变,该顺应时事的时候,就只能顺势而为。
“这首词…这首词…”
终于有一人打破了筵席上的寂静,这个人就是江宁知县周顺。
他坐在沈忆宸的旁边,每个字都听的非常清楚,受到的冲击也是最大的。
这首词含金量之高,已经远远超乎了孙鼎的预期,他本想说两句赞赏的话语,却在颤音喃喃之后,不知该从何说起。
“好词,堪称惊世之作!”
泰宁侯陈瀛也是拍案而起,给沈忆宸的这首词下了定论。
筵席开始之前,对于沈忆宸的谈吐仪态,陈瀛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更是没想到,这个外界传言愚笨不堪的婢生子,学识居然如此惊人。
加上与成国公朱勇的关系,所以泰宁侯没有吝啬赞美之词,给了这首临江仙很高评价。
“虽然描叙略显直白,但立意深远,整体瑕不掩瑜,可为佳作。”
一直没有说话的南京兵部尚书徐琦也开口了,身为在场品阶最高的文官,加上又是南直隶实权参赞机务,这种勋戚家宴他本不好多言,避免给言官留个谄媚勋贵的话柄。
所以之前内院学子的诗句,徐琦几乎没有任何表示,最多就是随众客套鼓掌一番。
但沈忆宸这首词,让徐琦实在是坐不住了。他本身就属于以文臣从武事,临江仙慷慨悲壮,并且大气豪迈。却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笑看古今兴衰的氛围,很符合徐琦的身份经历,不由代入感很强。
“徐大人点评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