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暑假,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白青青瞒着父母跑去B影面试,隋风征兵入伍,李东考入了军校,王潇儿转学去了外地,向来铁打的韩臣竟然病倒住院,再就是刘云开去了美国。
走前,两人没有再见过面。
纽约华尔街,是金融业的集中区,这里承载着这个行业里太多的辉煌。
来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一个学期了,刘云开已经习惯了这种白天上课,晚上勤工俭学的生活。
美国的大学学业,更注重于学生的自由发展,所以平时课业没那么紧张,不会整天都是习题,论文。刘云开学的是经济学,所谓经济,死记硬背总是不如切身体会。
所以,晚上在华尔街的一家便利店里打工,是最好的一种体验。这里,进进出出的每一个人,都跟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刘云开还有一个选修专业——广告。至于他为何要选这个原本对他来说没什么兴趣的专业,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他工作的地方,是24小时营业的,每天晚上9点上班,一直到12点交班,算小时工。如果以前没有到过纽约,他一定也会跟一些刚来的留学生一样,对美国的繁华瞠目结舌。这种便利店,在国内很多地方暂时是看不到的。
店里但凡见过刘云开的人,对他的形容都是帅,冷,但是不讨人厌。话虽不多,却不失礼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并非国内那种热情到没事就你来我往,勾肩搭背的。相对于国人之间不懂距离的友好,刘云开更喜欢这种表面上温馨客气,实际上人情淡薄的相处。这种逻辑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味,却可以不用背负上任何人情债,这里,更多的时候是用利益来说话的。例如在国内,同事之间替班就是凭一句“我今天有事,你替我一会”这种完全论私交好不好的事儿,基本不会扯到金钱上面。可美国不行。如果老板有要求你加班,他会给你应得的加班费;如果你有事请假不能来,那么你今天的工资就会算到替你的那个人头上。而不是你们私下谈论该怎么换班,制度,大于一切。刘云开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遵守这种制度,才能更好的建立和谐社会。
夜,下起了雨。可能由于天气缘故,店里的顾客少了。刘云开呆呆的站在收银台前,透过玻璃门看向外面,一场雨,让人们都躲去了该去的地方,街上也鲜有人来人往。
“你喜欢雨天啊?”说话的是来自香港的一个留学生,叫于静华。女孩比刘云开大三岁,研究生在读。两人并非一个学校,纯属同事关系,每次都是一起搭班。她在这里的时间比刘云开长,由于都是华人,老板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