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异国的亚历山大,速战速决是最迎合亚历山大的心意了,如果能一次歼灭掉波斯帝国的主力那更好,事实上波斯帝国的将领想法没有错,按造当时普遍的军事常识来说,数量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而且波斯帝国士兵除了身经百战,更有一万多希腊的雇佣兵,能融合各种族的军事能力,是波斯帝国强大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最後的结果亚历山大以少胜多,甚至差点丧命,惊险赢得这一场战役,而胜利的因素,除了马其顿军队骁勇善战之外,就取决亚历山大强大战斗意志,和惊人的军事天才能力。
亚历山大之所以被称为军事天才,就是能在胜利之後,能不被胜利冲昏头,而是冷静判断接下来的每一场战役,他知道就算打赢很多小战役,但是对波斯帝国来说,还不足以致命,而要真正消灭波斯帝国,就必须得到波斯帝国的人民真正打从心理的支持。
於是亚历山大下令禁止抢劫,并且学习波斯建立地方总督的政治行为,这样做很明智,这会让被征服领地的人民,明白亚历山大不只是随便打几场胜仗然後就回家而已,而是有长远规划,真正要一统波斯帝国的野心。
然而波斯帝国的领域真的太大了,就算波斯帝国主要战力都被消灭了,还是有着许多士兵驻守在边疆地带,也正因为这样,大流士三世才会提出和平协议,共分一半帝国。
亚历山大的将军帕曼纽认为这建议很好,但是亚历山大却淡淡的说:「如果我是帕曼纽,我也许会采纳这个建议。」
原因很简单,亚历山大看的出来,这是缓兵之计,一但让波斯帝国恢复元气,那所有努力势必还要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