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痼疾,朕也是知道的,但苦无对策。石卿可有良策?”他突然明白过来,石越提起此事,多半便有办法。
“微臣以为,军器监要彻底改革。此事微臣思虑已久,若用臣之法,则必可改变军器监所制劣品甚多之弊,从此后供给士卒的每一件兵器,都会是合格的。”石越朗声说道。
“试为朕言之,是何良策?”赵顼大感兴趣,不知道石越又有什么新鲜主意。
“臣做过提举胄案虞部事,又是兵房、工房检正官,对于军器监的弊端,臣思考过很久,终于有一得之愚,还请陛下裁断是否合理。”谦逊几句,石越开始描述他策划已久的军器监改革草案,“现在军器监的情况,是军器监之下,有各作坊,而各地又有都作监。但是无论从原料购买,到制造工产,到军器的检验,到发放军中,几乎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军器监手中。军器监即是政府的监管机构,又是生产机构。臣以为,所以的弊端,都是因此而生……”
赵顼有点迷惘的看了石越一眼,和石越不同,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石越知道皇帝一时间不能理解,当下说道:“敢问陛下,如果御史中丞归宰相管,三司使也归宰相管,结果会如何?”
“权相为害,君不能保其位。”赵顼毫不犹豫的说道。
“那么敢问陛下,如果没有谏官,没有驳议,宰相对皇上亦唯唯喏喏,天下大权皆集于陛下一人之手,陛下认为结果又会如何?”石越毫不客气的继续追问。
“贤明之主,仅保其身;中主以下,必致昏暴。”和后世想像的不同,古时中才以上的皇帝,对于权力制衡的必要性都有既清醒又模糊的认识。
“陛下圣明,故臣以为权力过份集中,反会为害。为政之道,在于使各部门互相制衡。古人说宰相之职,在于调和阴阳,可谓深得其要。调和阴阳者,使阴不过凌于阳之上,亦不使阳凌于阴之上,二者互相制约,成其大道。”
“唐太宗分中书、门下,是深得其要,不过非卿不能言此。”赵顼一生最佩服的,就是唐太宗。
“正是如此。故军器监之事,臣以为可如此处分:凡各作坊,全部独立,采制原料、生产等等,皆独立核算。虽然军器监备案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