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给他。而桑充国虽然名满天下,但是朝中大臣也没有人愿意推荐他……这件事固然是政治现实使然,但还是显得相当的吊诡。对于赵顼来说,这次他反对石越和桑梓儿的婚姻,也未必全然是因为他希望石越和王安石联姻。
吕惠卿察言观色,一看这形情,便知道“桑充国”这三个字让皇帝听起来心里不舒服。当下便趁势说道:“这次白水潭学院考中的进士有一百多名,五十名院贡生竟然考中四十二名,如果说培育人材,白水潭学院的确是天下无出其右。”
已经做到内西头供奉官的李向安偷偷用眼睛瞄了吕惠卿一眼,且不说他和石越交好,内头的宦官,自李宪以下,能说上几句话的那么十来个宦官,哪个没有收过桑俞楚的礼物?吕惠卿这句话,明里是夸白水潭,实际上还是想把皇帝向“朋党”两个字引。李向安在旁边听得那是心里雪亮,不由得暗骂吕惠卿阴险狠毒。
不过石越在朝会给吕惠卿下套,要是他不还以颜色,只怕也太小看吕某人了。
果然,吕惠卿见皇帝沉吟不语,便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情,有喜有忧……”
赵顼眉头一皱,摇了摇手,说道:“卿过虑了。桑充国一介书生,能有多少作为?白水潭多出人材,是国家之幸事。”
“陛下不见宣德门叩阙之事?书生未必不能没有作为。”吕惠卿这是存心把桑充国往灭门的方向引,他心道:“真要捣了白水潭学院,石越还能有什么用?”
赵顼一听,不由把脸一沉,厉声说道:“肯在宣德门前叩阙,说到底还是忠臣所为。依朕看来,白水潭的学生见事明白,颇有才俊之士,这是国家的幸事。朝廷如果老是怀疑他们,以后怎么劝天下人读书?那只会让士子寒心。”
优待读书人,那是宋室的祖训,加上赵顼自知如果在这件事上松一点口风,朝堂之上,只怕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石越也难以善处,总算他这件事还算果断,打断了吕惠卿的想头。一边的李向安也暗暗松了口气。
吕惠卿见皇帝作色,心里叹了口气,他认为这完全是因为皇帝对石越的宠信一时间无法动摇,便装模作样的叩头谢罪。其实有件事吕惠卿并没有看到,那是京师的官员,在白水潭做兼职做教授的,有一百多人,而且个个都是名流。因此白水潭就算没有石越,皇帝也不会轻易去动。
赵顼见吕惠卿谢罪,便把语气缓和下来,说道:“吕卿也不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