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教育自然也是带着标准的中国式家长味道:训诫,纠正,命令;对孩子的关Ai往往以掌控慾的形式存在表现;不需要让孩子去思考「错误是因为什麽」,而只是告诉孩子「这就是正确答案」;为孩子规划出一个理想的未来并以此为目标引导甚至不惜自我为之奉献——尽管那「理想未来」只是家长单方面认定的而已。
而邱蕴文则恰恰相反,虽然属於欧洲人的血统只占了四分之一,但不止外貌看上去九成西化,她的整个思维方式也宛如一个彻头彻尾的欧洲发达国家居民——实际上这非常罕见和异常,因为她的思想与她从小所处的文化环境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两个世界,正常来说绝对不会成长出她这般的「异类」。如果深究成因的话,大概由於邱蕴文相b同龄人更早地获得了能力,而家中又恰好有着为数颇多的藏书。不只是国内着作——这些主要来自父亲的Ai好,邱家尽管早已家道中落沦为普通的工人小市民阶层,当初的文人家族多少还保留了些习惯和传统下来——还有香港、台湾的出版物,以及大量来自欧美的译本乃至原本,这些则来自身为专家学者经常和国外打交道的外公的收藏。小时候的邱蕴文,由於父母都是需要上班的职工,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独处的她不知不觉就将兴趣投向了各类书籍;至於看护她的祖母也高兴於「小孩子不哭不闹不要人陪,安安静静地在一旁看书就好」,乐得轻松自然不会加以阻拦。於是邱蕴文的世界观塑造从一开始就和这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脱了节,至於上学之後的她,则更是在早早接触了电脑,并以中国最早的第一代用户身份接纳熟悉了互联网,因此有了更广阔的了解世界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之後,开始对被父母和周边的人们视作理所应当和绝对正确的东西产生了质疑与不一样的思考。
於是在顺从乖巧的外表下,邱蕴文的叛逆始终在累积,并最终在X取向被公开的那次事件中彻底爆发,导致母nV关系的彻底决裂。虽然在数年後以邱蕴文结婚为契机,母nV二人逐渐重新恢复了往来,甚至由於开始尝试互相T谅的缘故,看上去关系相b从前反而少了几分隔阂多了些融洽。但已经产生的裂痕终究无法彻底弥合成不存在,在内心深处,邱蕴文对孟丽莎这个母亲并没有信任和依赖,这份和谐更多地像是出於礼貌而不是亲近。她知道孟丽莎很期望和她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